谈中美教育六大差异 打算送孩子来美国念书的你,真的了解美国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吗?

最近更新:2019年9月

好莱坞当初最受瞩目的银色夫妻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据传两人对孩子的教养理念与教育方式意见不合,是导致婚姻破裂的主因之一。

两人相恋十年后才在2014年完婚,然而不到两年便声明破局

无论明星或凡人,无论东方或西方,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并无差别,都是深切希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都尽力预备给孩子们最好的未来。例如,「有能力的话就要送孩子到美国念书,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比较好」。然而父母认知中「最好的」教育,却不见得是「最适合的」教育;在考虑送孩子来美国念书之前,亲子双方都得好好认识美国的教育方式、理念与价值观。

记得之前和一位求职不是很顺利的朋友聊天, 她抱怨道要是初高中时家里有条件送她来美国读书就好了,就不会只是因为化学成绩不理想而不情愿地读了个所谓的文科专业,现在也很可能会是某名校计算机专业,或者工程专业毕业的牛人,去 Google 之类的大公司绰绰有余了。

虽然她可能只是开个玩笑,求职的不顺也与专业无关,却一语道出了中美中学教育间的一些重大差异。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枚举一些美国教育的优劣给家长与学生参考。


一、选课和修课制度

(一)高端教育的设计

首先,美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一门学科学到何种深度。美国有大学预备课程制度(Advanced Placement,简称 AP),顾名思义是大学程度的高等课程。比如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基础化学之后选修 AP 化学;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从基本的几何代数一路学到 AP 微积分和 AP 统计学。反之,如果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可以在完成基础课程之后选择不再继续。选修 AP 课程认证了学生的实力,不仅对申请大学有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有利于日后选择专业甚至职业。

(二)选课多元化

在美国,选修课的分类细致且丰富:心理学,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视觉艺术,美术,电脑设计,文学等等,还鼓励学生在校外修课和参与学术活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领域,发掘自身兴趣。而在中国,虽然旨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不仅课程设置类型相对单调,很多省市为了应付高考,体育、音乐、美术都逃脱不了夭折的命运,被自习或者考试科目的学习所代替。

(三)课程重在自我探索

不要小看这些看似不重要、不大影响成绩的选修课和学术研讨,它们可以开拓视野,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学业事业方向。中国学生经常出现「为谁学」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教育制度下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科领域接触甚少,而没有主见。我有一个在北京国际学校的学生,她给我的回答让我眼前一亮,「心理学!」她告诉我她之前从来不了解这个学科,是一次暑假偶尔去上了西北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北京开设的基础心理学,不仅感觉眼界开阔了,还有了求知的动力。由此可见,早点让学生接触各式各样的学科分类,有利于提早培养兴趣。虽说现在很多大学鼓励新生不定专业,利用大一的时间自我探索,但早点了解到自己的学业优势并不是一件坏事。

(四)并不是绝对自由

要注意的是,美国教育也不像很多人想像中的完全自由,学校对学分分配有硬性规定。譬如加州大学要求学生高中毕业时一定要修够四年的英文,三年的数学,两年的历史社科学科,两年的实验科学,两年的第二外语等,且课程需要循序渐进。

很多国际学生因为对美国高中选课系统的不了解而吃了很多亏。我有不止一个学生,从中国转学过来,明明数学是强项,却因为和学校的教学顾问沟通不当,使得整个学习进度都落后了一年。比如说十年级时,成绩和学习能力相仿的同学都在修 Pre-Calculus 时,他却被安排学习 Algebra II;而在十一年级大家都在学习 AP Calculus BC 时,却才开始修 Pre-Calculus。因此建议国际学生多去咨询美国高中如何选课,如何换课,是否有必要去校外修课或者降级。


二、考试制度

美国选课的高端设计和学科类型相对多元,学生大多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自由选择各项专业,而不是像我那位朋友一样,因为化学成绩偏差,权衡之下只好选择文科,不仅硬着头皮把不喜欢的中国当代历史学个精通,还继而失去了学习任何一项理工科相关专业的资格,包括她从小心心念念的建筑学。

中国高考制度改革

中国选课的狭隘和相对死板与中国的高考制度分不开。因为大学升学考核与高考息息相关,为了备考,每门考试科目的学习都要精益求精。虽然如此的好处是学生的基本功往往很扎实,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但偏科却成了很多学生、家长头痛的事情。

中国的教育者似乎认识到了选课灵活的重要性,2014年提出的试点取消文理分科引起热议。很多省市今年决定从2017或2018新学期起实施这项方案,文理不再分科,2020或2021年高考推行3+3,即语数外+三门选修课,文理不限,并且提议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素质考核。

虽说高考选修课的范畴仍仅限于传统的文三科(历史、政治、地理)与理三科(物理、化学、生物),但具体的课程安排,素质考核标准等也并没有详细的方案和规划;此外三门选修课的决定权基本在各高校的各专业,即需要学生和家长很早就开始进行专业规划,确定参加高考科目,但毕竟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这次的教育改革充满希望,甚至一些家长打消了将孩子送往欧美学习的念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高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入学标准,中国也会如同美国一样,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成绩,个人奖章成就等等作为评估标准。


三、教学方法

(一)如何看待课堂纪律

很多教育者对中美课堂纪律的反差津津乐道,认为美国的孩子上课活泼,爱发言,创新意识强,而中国的孩子上课专心听讲,善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作为中美教育差异的一个典型范例,应试教育往往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其实有纪律不是坏事。多次的课堂观摩让我不难发现有纪律的课堂学习效率往往要高很多,学生的差距也相对小很多。并且巩固知识必然需要做题。在美国,如果想要拿到好的 SATI, SATII, 以及 AP 成绩,有计划的仿真练习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应试是不可或缺的技巧。中美课堂最本质的差别其实在于,与中国课堂注重知识传授和巩固不同,美国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二)自学钻研,重视合作

首先,美国课堂重视钻研与合作,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每次学生来咨询,我很爱聊一下他们最近上课有没有做什么 group project, 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听他们向我炫耀所在小组如何从网络、报刊、书籍等不同途径中搜集数据,在辩论中获胜,或者他们如何充当领队的角色,帮助成员解决矛盾问题,我听到了他们成长的过程,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变成了一个个独立、应变能力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年人。

(三)探讨社会议题

更重要的是美国课堂讨论的话题丰富多彩,并且常常和热门的社会问题挂钩—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枪支管理、妇女权利等等话题让他们不只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与社会脱节。



四、教育的社会相关性

(一)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会探讨社会议题,美国教育更胜一筹的莫过于在课外对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工作实习和志工活动。一方面,如同设置各类选修课及学术活动一般,参与课外活动及工作实习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找到学业、事业甚至人生的兴趣和方向。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也在激发学生思考个人的社会价值

美国大多数高校将培养有社会责任心的人才做为宗旨,因此对高中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尤为看中。而美国各中学也如同一个小型的大学校园,鼓励学生成立或参与社团活动,是他们培养全方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端正家长心态

其实,社会责任心这个概念在中国并不陌生,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新一代是很多年来最响亮的口号,但很多华人家长对全方位发展有不同的理解。他们更重视培养孩子的各项才艺。然而更多的情况下,其实只是单纯地去响应一个口号。到后来可能因为学业繁忙、本身没有兴趣、或是家长认为「兴趣爱好不能当饭吃」,所谓的全方位发展难免沦为纸上谈兵,与之呼应的社会实践教育难以落实。

学习才艺,提高自身素质自然重要,但是与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相比,必然势单力薄了许多。我的学生中不乏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却去了心仪的大学的学生。追其原因,应该是在大学申请表格和作文中有利地体现了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对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从而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五、不能忽视的美国教育问题

中美教育各有利弊,来美国读中学并不是万灵药,因人而异。其实美国的教育系统并不完善,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譬如公立学校资金不足,面临关闭,学校间师资力量差异悬殊,不同种族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家长对于教育投入不多,等等。有些教育评论者还提出美国的教育系统培养了太多只会思考而不会做实事的人。连很多中国家长和学生羡慕的大学招生制度其实也漏洞很多。除了私立学校学费高,助学贷款负担重,入学评估标准也存在很多招生人员的主观因素。


六、多沟通多了解,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选择来美国读书,一定要了解它的长处和短处,了解它与中国教育系统的不同,才能取长补短,最大限度的利用它的资源。有些学生更适合美国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而有些学生可能适合在国内读完高中再参加美国高校遴选。我有几个学生,从小培养了各项才艺,在国内常常代表学校甚至省市参加各项比赛活动,来美国后却因为不适应环境,初来乍到有或多或少的语言障碍,光环没有了,自信也没有了。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做出国选择时,一定要多咨询,并且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出国的利弊。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收藏 (36)
点赞 (49)
微信分享
这个人很懒,没有添加任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