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餐盒只要用一次就会让你“吃塑料”?塑料微粒进入人体,恐怕比你想得容易得多!

约 24 小时前
624 次浏览
时事新闻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塑料制品,而塑料微粒也在侵蚀着我们。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塑料微粒已经被检测到存在于人体的大脑组织和动脉中,这些微小颗粒能够轻易进入体内,并在体内长期累积,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纽约大学环境危害研究中心主任 Leonardo Trasande 博士指出,塑料微粒暴露与心血管死亡率上升、激素敏感型癌症,如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以及肾癌的发生之间存在关联。

很多人可能以为要日积月累,人体才会出现塑料微粒,但其实不然。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些微小颗粒进入人体的过程非常轻易。即使只是短暂使用含塑料部件的产品,如瓶装饮料或塑料容器,也会导致塑料微粒渗入我们的食物和饮水中。

你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连口香糖都可能是潜在来源

微塑料是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而纳米塑料则是更微小的塑料颗粒,其尺寸小于百万分之一米,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都无法观察到。由于其体积极小,容易被人体吸收,却难以排出。罗德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Victoria Fulfer 表示,微塑料不断从日常用品中脱落,比如容器和杯子,包括一些我们平时甚至不认为是塑料的产品。

“我们从商店买回来的食物本来就是用塑料包装的,之后我们烹饪时还常常用塑料容器存放在冰箱里,因为方便又便宜。而这些塑料正在渗入我们的食物。”

Fulfer 的研究表明,即便是极微小的塑料颗粒,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积累。在一次实验中,Fulfer 仅仅是用塑料砧板切了两片洋葱,随后在冲洗水中就检测到了来自砧板的红色微塑料颗粒。接着 Fulfer 将热意大利面放入一个黑色塑料外卖盒中,并按照相同步骤操作,之后她在显微镜下再次观察到微塑料。而当她将同一个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时,更多的微塑料从容器中脱落并渗入食物。

“大多数情况下,容器上标注‘可微波加热’的意思只是容器本身不会融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人体无害,因为微波加热会破坏塑料中的化学键,让它们变得更脆弱。这就使得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和纳米塑料更容易渗入你正在加热的食物中。”

科学研究还发现,将塑料容器加热比冷藏或常温存放时释放出更多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而即便是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容器,甚至人们通常认为不是塑料的产品也可能释放微塑料,比如带内衬塑料膜的纸杯。其他研究人员甚至指出,连口香糖也是潜在来源。一项小型研究发现,一块口香糖可能向唾液中释放数百至数千个微塑料颗粒。

塑料微粒对人体有什幺影响?

塑料颗粒对人体的影响不可小觑。新墨西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存在“令人震惊的高浓度”微塑料。除了一些癌症关联外,患有痴呆症的人体内微塑料含量似乎更高,但科学家尚无法确认这些症状是否由微塑料直接导致。意大利一组研究人员去年发布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动脉斑块中含有微塑料的人,心脏病、中风或死亡的风险更高,但这一发现同样无法证明因果关系。

专家这样建议

Trasande 博士表示,消费者无需完全杜绝使用塑料,但可以尽量减少使用频率。比如可以改用玻璃或不锈钢容器,用木制砧板代替塑料砧板。加热食物和饮品时,玻璃或陶瓷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我们正在面对的是剂量极低却有严重影响的暴露。即使只是减少这些微量暴露,也能带来巨大好处。”

来源:  NBC
点赞 (0)
微信分享